我和我妈

【分享人:Anita】

我与妈妈的距离,其实我自己心灵灰尘的厚度。

我和我妈

我是妈妈唯一的女儿,与妈妈本应该是很亲很宝贝的关系。但我却很少向妈妈敞开自己,因为我感觉她并不能与我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表面上看我好像也不需要她懂我,其实心里有一块总是空的。妈妈看我或许也是一样吧,她常说自己就像是「鸡妈妈抱鸭婆」,意思是她就像是鸡妈妈孵小鸡,但孵的却是鸭蛋,不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妈性格强势,我们几个孩子对她都比较敬而远之,但妈妈同时也很敏感细腻,看到我们与爸爸「没大没小」的热闹会嫉妒并生气,有时候看着她,也真心觉得她很可怜。

有段时间我关怀了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她与我妈妈的性格很像,我却与这位老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有时候看到这位老人,会想起我妈,心里也会替我妈委屈:作为我妈唯一的女儿,我却没有这样的耐心和爱心来陪伴她,我感觉自己很亏欠。我在心里一方面控告自己,一方面又为自己委屈、辩解,很是挣扎纠结,但我不知道如何改变。

破碎--尝试我们不再是母女

有一天我在痛苦中向老师倾诉,得到老师的引导:「能不能试试把母亲当成一个普通的需要关怀的老人,脱离以往的关系模式及沟通模式呢?」

新奇的思路,尝试我们不再是母女,先放下旧时的情感和纠结。

很神奇,当我把我妈当成“陌生人”来对待和关怀,反而有了耐心;

当我用好像从来没听过的态度来重新聆听她的人生故事,居然听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故事细节;

当我用开放式语句引导她更多倾诉自己的心情和细节感受,敏感于她没有说出的内心深处的失落,帮助她辨识自己的情绪并及时求证时,母亲居然很得安慰;

当我不夹杂自己的观点,仅仅用简述语意来重复和提炼她的讲话重点时,她居然觉得我很懂她。

操练倾听与回应

课程【同理心的应用--倾听与回应】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用简述语意来回应。

简述语意,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提炼和总结对方讲述的重点,并及时求证是不是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此刻关怀者就好像在做一面光滑的镜子,镜子里反映出来的是对方所诉说的真实影像。不联想也不夸张,只是反映出对方这个时间点正在表达的。

简述语意,做起来却不容易,需要谦卑并破碎自己。尤其是我们与家人谈话时,特别不容易仅仅单纯地从对方的陈述中就事论事,常常会被对方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就激发出自己内心的反应(不是反映)。这时候其实我们就已经有了联想了,于是我们就变成了扭曲影像的哈哈镜。

成为一面光滑平整的镜子还是成为一面会让影像变形的哈哈镜,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反思--让「老我」死去

我重新思想老师的建议,脱离遗忘的关系模式和沟通模式,其实就是让「老我」死去吧。关怀家人确实不太容易,需要我们倒空自己头脑中的成见、偏见,放弃期待他们按着我们的心意来改变的控制欲,愿意把对方的改变真正交托给神来做主。

反观我自己,之前的我觉得妈妈不能同理我的情感,于是对她关上了心门,但同时,我岂不是同样也不能同理她?不愿意听她倾诉她自己的心声?之前的我觉得她喜欢控制我,而我自己岂不是同样也打着「爱的旗号」试图控制她,希望她采纳我的意见?

当我照着老师的建议尝试把妈妈当成「陌生人」来对待时,神让我看见了我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骄傲和自我认知、自负的本像、自我的王国被破碎,神实在是在重新塑造我。

此刻我才知道,我与妈妈的距离,其实是我自己心灵灰尘的厚度!

broken image

重建--操练正面表达

但我并不真的甘心「我和妈妈是陌生人」的的关系,所以我也求告神:祢创造我时就定下了我们母女关系的次序,我盼望妈妈可以重新做回我的母亲,真正恢复我们的母女关系,恳求祢来帮助我。

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有一次妈妈说起已经离世的我爸爸,原本是很怀念很感恩的气氛,没想到逐渐变味成抱怨。

如果在以前,我是听不得她说我爸不好的,但这次我居然平静地拿起笔来边说边画了她和爸爸的人生失落图。我说您经历过这些,可能会让您形成这样的性格特点;爸爸经历过那些,可能会让他形成那样的特质;你们的这些特质,有些特别契合,所以你们相爱一辈子是众人都羡慕的事实;同时有一些又特别矛盾,所以你们也相杀一辈子,让您至今都还觉得恨得牙痒痒!同样,我外公外婆是这样的,爷爷奶奶又是那样的……如此代际追溯到源头,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亚当夏娃,于是我开始认真地讲述伊甸园的故事……

那次我们聊了四个多小时,后面是妈妈追着我说追着我聊的,特别神奇。我感受到这些内容进到她心里去了,或许就是满足了她内心饥渴的样子。

尝试操练「五道人生」

结合原来关系中我的亏欠,切实地向母亲道歉、道谢、道爱。对于一些我们无法改变或无法避免的伤害,尝试用圣经真理来引导妈妈接纳人的有限、认识人的罪性,妈妈觉得很受用。并且她竟然也随之结合她的亏欠,用道歉、道谢、道爱来回应我。这让我又有机会继续传讲人的有限和人的罪性,以及神的赦罪之恩。

我觉得亲人之间道歉真的很难,好像在神面前认罪求赦免还容易一些。这种心态其实还是因为我不够认识神,有轻看救恩的嫌疑。就好像轻飘飘的几句认罪悔改的话就能得到神的赦免一样,其实真正的悔改是需要行出来的。但真到向人认罪、道歉时,我们可能会担心对方能否接受,会不会反而让陈年旧事重新翻起波澜?神啊!我是小信的,我也没有能力,恳求祢来帮助我!

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对妈妈说:我小时候不懂事,惹您生了很多气。妈妈也挺「坏」的,笑着问我:说!你都做了什么错事?于是我一件一件说出来……没想到妈妈居然很认真地回应我:其实我也有很多事做得不好,很对不起你们,她也一件一件地诉说……就这样,我们很真诚很正式很充分地彼此道歉也彼此和解了,压抑在心里的很多情绪也得到了释放。

有一首歌曲,「妈妈说女儿说」,歌词很好。我是第一次做女儿,她是第一次做妈妈,我们彼此都有很多亏欠。最重要的是,我们都不认识神,都亏缺了神的荣耀!但神依然爱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可以在祂的里面逐渐医治过往的心伤,感谢赞美主!

真诚地赞扬她,给她正面的生命回馈:

我妈确实很棒,她的四个孩子一个博士两个硕士一个学士,尤其是与她的同龄人相比、「四士之家」也算是比较惊艳的成就,但一般意义上的肯定已经满足不了她的心,因为她觉得那些赞扬本就是她当得的,她的付出是其他人不能相比的。我妈妈也确实很辛苦,在家里「她负责小事,我爸负责大事」,问题是我家从来没有过「大事」,所以家里家外基本上都是她在操劳,她的心里也留下了很多孤单和苦毒。

有一天,我对妈妈说:其实做妻子的辛苦,神都知道,并且神也是喜悦的。于是我翻开箴言31:10-31,一节一节地讲给她听:「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她的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她寻找羊绒和麻,甘心用手做工」、「她好像商船从远方运粮来,未到黎明她就起来」、「她张手周济困苦人,伸手帮补穷乏人」。

当我尝试用圣经真理来引导母亲看见自己在神眼中的价值时,这种肯定,是她之前没有听过和想过的,也就格外吸引到她。「神造人时赐下了普遍恩典给所有人,即使对未信之人也有保守和带领。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并承认这份恩典,并且让这份恩典持续到永恒呢?」我对妈妈说。

如此「顺水推舟」般就把母亲引到了神的面前,让神和真理与她的往昔发生了真实的关系,母亲盼望更多认识神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真的是特别感恩。

这个过程中,我们母女之间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和重建,我们开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亲密。

心得--以神为中心

所有关系中的核心始终应该是「以神为中心」。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顺服圣灵的带领,倚靠圣灵来改变自己。只有当我们内心的饥渴被真理浇灌,当我们心中的空缺被神的爱填满,神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神。在这个过程中,是我自己首先需要更多认识神,与神的关系更亲近。求圣灵在我的生命中结出果实,真正行出福音。愿神继续帮助我、不断更新我。

【良言如同蜂巢,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箴言 16:24)】